亚太市场支付趋势

2021年,销售点交易额从2020年新冠疫情所带来的阴霾中强劲反弹,亚太销售点市场同比增长15%,高于13%的全球平均水平。2021年,新加坡(23%)和澳大利亚(22%)销售点同比增幅排前两位,中国(17%)、新西兰(17%)、印度(15%)和韩国(13%)都达到了两位数增长。到2025年,亚太地区销售点增长率预计为7%,其中越南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1%,在该区域排名第一。中国年增长预计为7%,到2025年,销售点市场规模将接近26万亿美元;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期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也将达到7%。按交易额计算,移动钱包位居亚太销售点支付之首,其交易量主要集中在中国。移动钱包超过了中国所有其他销售点支付方式的总和,占2021年销售点交易额的54%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钱包占统治地位,与之关联的二维码无处不在,中国销售点移动钱包的渗透率是该地区排名第二的印度市场(24.8%)的两倍多。

image

2017-2020年期间,中国现金使用量大幅下降,2021年,尽管随着大量企业的重新回归,这一趋势仍在延续,现金的份额降至10.3%。尽管我们预计到2025年,借记卡(2021年为15.6%)和信用卡(2021年为13.9%)的市场份额将略有下降,但银行卡仍是中国销售点支付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先买后付正在进军销售点市场,预计到2025年将占中国销售点消费额的1.1%。到2025年,移动钱包预计将占中国销售点交易额的近三分之二,超过17万亿美元。在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,现金和银行卡是销售点的主要支付方式。现金占该地区销售点交易额的16%,我们报告所涵盖的亚太地区市场中,有一半市场的销售点,其占比最大的支付方式仍然是现金,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(51%)、泰国(63.4%)和越南(53.8%)。尽管如此,到2025年,现金占亚太地区销售点交易额的比例预计将降至8%以下。按交易额计算,信用卡/签帐卡在2021年的销售点支付方式中排名第二,占18.7%,而借记卡占15.1%。信用卡是中国香港(2021年市场份额为54.5%)、新西兰(42%)、新加坡(33.9%)、韩国(54.7%)和中国台湾(47.2%)主要的销售点支付方式,而在澳大利亚借记卡处于领先地位,占比41%。预计到2025年,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市场份额都将略有下降,但两者的市场总份额将保持在31%以上。在亚太地区的支付市场中,零售商/银行分期付款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利基市场,占销售点交易额的3.8%,其中中国占4.1%。2021年,先买后付仅占该地区销售点交易额的0.6%,但在澳大利亚(3.6%)、中国香港(1.6%)和新西兰(4.6%)越来越受欢迎。

实时支付有13个市场提供成熟的实时支付服务方案,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也将于2022年推出实时支付服务,亚太地区继续在应用的创新和市场增长上引领世界其他地区。印度和中国的每日交易量居世界首位,平均每天的实时支付交易量分别为7000万笔和4300万笔。但按人口因素调整后,韩国和泰国的国内交易量反而大得多,每天每百万人口的交易量分别达到5倍和10倍。菲律宾的实时支付使用量增长最快,每年增长400%;中国香港、泰国和澳大利亚保持稳步增长。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,实时支付除了用于消费者和零售应用外,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商业场景。许多市场的政府部门已经在利用实时支付征收税费及支付福利费用。付款请求、账户别名服务、P2P支付、收款人确认和销售点支付现在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市场的标准服务。大多数市场正在标准化二维码格式,越来越多的市场正在转向使泰国(63.4%)和越南(53.8%)。尽管如此,到2025年,现金占亚太地区销售点交易额的比例预计将降至8%以下。按交易额计算,信用卡/签帐卡在2021年的销售点支付方式中排名第二,占18.7%,而借记卡占15.1%。信用卡是中国香港(2021年市场份额为54.5%)、新西兰(42%)、新加坡(33.9%)、韩国(54.7%)和中国台湾(47.2%)主要的销售点支付方式,而在澳大利亚借记卡处于领先地位,占比41%。预计到2025年,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市场份额都将略有下降,但两者的市场总份额将保持在31%以上。在亚太地区的支付市场中,零售商/银行分期付款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利基市场,占销售点交易额的3.8%,其中中国占4.1%。2021年,先买后付仅占该地区销售点交易额的0.6%,但在澳大利亚(3.6%)、中国香港(1.6%)和新西兰(4.6%)越来越受欢迎。